
雨果生平大事記
1802年 2月26日生於法國東部的貝桑松城(Besancon)。
1822年 編成第一本詩集『頌歌與雜詩』。與艾德娜在聖蘇比士大教堂結婚。
1827年 發表韻文劇本『克倫威爾』和著名浪漫主義宣言,成為浪漫主義運動領袖。
1831年 完成浪漫主義文學傑作、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即鐘樓怪人)。
1845年 晉身貴族,封為雨果伯爵。
1851年 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宣佈帝制,雨果被迫流亡國外。
1853年 充滿諷刺政治意味的詩集─『懲罰集』出版。
1862年 出版不朽的名著長篇社會小說『悲慘世界』。
1870年 第三共和政府成立,結束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回到巴黎。
1885年 5月22日,病逝巴黎。
6月1日,雨果靈櫬置於凱旋門下,供萬民瞻仰,旋葬於巴黎偉人墓園。
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冉阿讓因不忍看姐姐的孩子挨餓而去偷了塊麵包,結果被判船役。役滿後,又遭世人唾棄。這時主教的寬厚與愛心,讓他獲得新生的勇氣。芳汀,一位女工,生下了女兒珂賽特後,又被廠長馬德烈尼因她有私生子而將她逐出廠….
《悲慘世界》是資本主義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史,悲慘世界無情地抨擊了資產階級法律的虛偽性和反動性,揭露了資產階級司法機關的黑暗和腐敗。作者用一系列的人和事證明:資產階級的法律及其司法機關的所謂「公平」、「正義」,向來就是一塊遮羞布。
鐘樓怪人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
1480年,法國巴黎聖母院的老教士孚羅洛收養了一個樣貌酗陋又駝背的棄嬰,取名加西莫多。孚羅洛與加西莫多同時愛上了吉卜賽美女艾絲梅達,孚羅洛為了擺脫首相對他的政治欺壓,同時又因教士身份不能愛艾絲梅達,於是殺死首相嫁禍艾絲梅達。加西莫多為救愛人,不惜犧牲自己…
艾絲梅達是真、善、美集中於一身的完整形象;加西莫多是崇高靈魂的至善典型;孚羅諾是一切邪惡勢力的化身;法比是冷酷、自私而又負心者的代表。雨果把他的愛全部集中在來自生活底層的艾絲梅達和加西莫多的身上,表現了他對理想和靈魂美的追求。他把恨全部集中在孚羅諾身上,表現了他對社會黑暗、邪惡勢力和宗教禁慾主義虛偽的無情討伐。這一切完美地體現了浪漫主義小說的典型特徵。
|